配点网股票配资网址
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国草原资源丰富,草原面积近40亿亩,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各级林草部门把保护草原生态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草原生产力持续提高。
成绩来之不易。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以组织实施“双重”“三北”等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草原增绿扩绿取得显著成效。数据表明,“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年均修复草原面积超过4600万亩,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草原鲜草总产量超过5.5亿吨。在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中,坚持乔灌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草原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三北地区草原生态质量持续提升,科尔沁沙地正在重现往日草原风光,京津上风口沙源明显减少。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针对草原资源底数不清的短板,国家林草局建立了以定期普查和年度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体系,不断加大国产草种扩繁生产力度,着力解决草种“卡脖子”问题。各地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契机,通过加大人工种草力度、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等措施,加快转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有效缓解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促进了草原生态的恢复。草原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实干为要,行者常至。经过艰苦努力,我国草原资源监管效能全面提升。国家林草局坚决守牢草原资源安全底线,始终保持草原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草原变化图斑判读与核查处置,提高主动发现草原违法行为的能力。开展“绿盾”“护绿”等专项行动,打击毁草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2018年以来,各地累计立案查处破坏草原案件近5万起,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千余起。
草原保护修复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十四五”以来,国家林草局聚焦草原保护修复重大科技需求,统筹推进研发项目部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等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全国已有16所高校设立了专门的草原草业学院,为草原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科技支撑。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类型全覆盖的草原生态观测网络初步形成,为摸清草原生态本底、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奠定了基础。
草原保护修复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草原保护修复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有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尚未解决。要进一步提升对草原的重视,更好地统筹草原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深入、扎实、系统地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合理利用和草业发展。要以稳定草原数量、提高草原质量、盘活草原存量为目标,以推动草原高水平保护与草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行分区施策、分类管控、分级治理,系统构建草原功能分类管控制度体系,形成草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的生产体系,同步建设完备的草原资源保护体系和发达的草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摸清草种抗逆高产等性状调控机制,大力研发草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创新完善草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模式。要围绕“三北”工程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草原保护修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草原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解决方案。
《绿色中国》B(下半月)2025年04月号卷首语配点网股票配资网址
利好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